徐州医护在湖北战疫: “95后”在武汉战“疫”一线绽放(三)

发布时间:2020-03-24 14:54
[摘要]:在武汉战“疫”一线,青春的力量未曾缺席,年轻的“95后”们正在加快成长和历练。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以亲身实践书写家国情怀。青春之力,澎湃激昂,让我们看看徐州这群“

  全程导医网 战疫一线:在很多人眼里,“95后”还是一群孩子,他们刚刚离开父母的羽翼,于生活中笨拙摸索,略显无措。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武汉战“疫”一线,青春的力量未曾缺席,年轻的“95后”们正在加快成长和历练。他们挺身而出、甘于奉献,用年轻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以亲身实践书写家国情怀。青春之力,澎湃激昂,让我们看看徐州这群“95后”医护人员的战“疫”心声。

  “疫情很快会过去,静候春暖花开”

  “17年前,我8岁,还是一名小学生;那一年对战非典疫情,全世界守护着我们95后。17年后,我25岁,是一名护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次,换我们95后挺身而出,守护大家。”说这话的是徐州市肿瘤医院呼吸科的年轻护士李文。2月13日,她跟随徐州市第五批赴武汉医疗队驰援武汉,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开展工作。

  李文

  平日里,李文活泼热情、工作细心,是科室里的“小能手”;来到武汉后,为了发挥专业优势,她在工作中更是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被大家称为“暖心小天使”。这一称号如何而来?队友们说,这是因为李文对患者特别体贴、温柔,让大家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在李文分管的床位中,有一位68岁的奶奶。有一次,这位奶奶在李文护理完,向她竖起大拇指:“文文谢谢你,看见你就像看见我孙女。”听了这话,李文知道奶奶想孙女了,于是赶紧说:“其实您也就像是我在家的奶奶,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孙女吧。”从那以后,李文每次上班都要和这位奶奶细致交流,知道她家孙女最爱和奶奶亲近,李文也会主动给奶奶比心和拥抱,逗得奶奶开心得直拍手。

  “这里的患者跟以往的患者不一样,他们更焦虑、更恐惧,所以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李文说,隔离病房里的患者没有家人探望、陪伴,情感上格外无助,只能通过网络了解病房外的世界。作为护士,不仅要护理好他们的身体,也要照顾好他们的心理。“医患一家亲,大家同进退,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让我们静候春暖花开。”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会战胜疫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狡猾的敌人——新冠病毒,作为一名95后护士,我的工作经验可能不够丰富,但也想去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黄静说,战“疫”打响后,她立即向医院请战,想要到武汉一线支援,用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技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黄静,徐州市矿务集团总医院消化科护师,徐州市第五批赴武汉医疗队队员。

  黄静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黄静每天和战友们并肩作战、默契合作。进仓前,穿防护服的环节,你帮我调整护目镜,我帮你系隔离衣,大家相互监督、叮嘱,为了防护周全、彼此平安。

  进仓后,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梭在病房里,站在离患者最近的地方,观察病情及协助患者生活护理。让黄静感动的是,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是患者们的配合与体谅。“有时候只是为阿姨打了一壶开水,阿姨脸上就会露出亲切的笑容,一直说着谢谢,直到我们离开;有时候想进病房给患者做护理,他们却说不要来的这么频繁,有事按铃,他们自己到门口。其实,这都是在为我们着想,担心我们与他们过多接触,增加感染几率。”黄静说,在武汉的工作比较繁忙,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细心、认真,既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又要从多方面理解患者。“他们是如此地相信我们,我们也一定竭尽全力守护他们的平安。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会战胜疫情!”

  “让患者减轻痛苦,是最开心的事”

  “作为一名95后医护人员,我们是大人眼中长不大的孩子,可穿上了白大褂,我们就成了守护生命的战士,被汗水打湿的防护服、被口罩压出的水泡,都是我们独有的‘勋章’。”说这话的是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护师李冰,她表示,在武汉工作了一月有余,这段时间,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有国才有家”!

  李冰

  2月13日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后,李冰全身心投入到战“疫”中。“从岗前培训到练习穿脱防护服,再到病区工作,脑子里一直绷着一根弦,提醒自己要时刻仔细谨慎。”7床老奶奶是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每天戴着无创呼吸机才能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到98%之间,如果拿掉呼吸机,她就会呼吸困难。了解到老奶奶平时只喝一些稀饭,李冰想给她多增加些营养,就跟同事一起给奶奶送了袋奶粉。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李冰跟医疗队的队友们一起制作了节日卡片,送给病房里的女患者们。“卡片中有两个万字结和一颗红爱心,代表了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决心!”

  李冰说:“能让患者减轻痛苦,是最开心的事;患者的认同和微笑,是最大的鼓舞!一腔热血的我们一定可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不懈进取。让美丽的青春在武汉抗疫一线绽放,是我们最无悔的选择!”

  “面对老年患者,要更有耐心、更细致”

  “武汉属于疫情的最前沿,我是不愿意你置身于危险之中的,可是,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有你的人生观,我选择尊重你。因为,你是正确的。”再次翻看父亲的这封来信,张竞文心里又涌起了感动与自豪。

  张竞文

  张竞文,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跟随徐州市第五批赴武汉医疗队驰援武汉后,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开展工作。

  “在武汉工作的这段时间,累是必然的。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任何简单的护理操作都变得困难起来,哪怕只是跟患者说上两句话,都要喘口气歇一歇。此外,工作时间一长,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更加大了操作的困难性。”张竞文说,结束一个班次的忙碌后,最想干的事就是脱掉防护服,可在那之前,要经过38道脱隔离衣流程,其中包含了10次消毒。

  除了治疗疾病,心理护理也很重要。据张竞文介绍,重症病区住院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伴有基础疾病,由于跟医护人员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再加上身边没有家人陪伴,他们往往显得很焦躁。“11床的爷爷,70多岁了,刚开始对我们缺少信任,也不配合我们工作。不吃药、不量体温、拒绝监测脉氧、拒绝戴口罩,令我们很为难。”张竞文说,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她定时去监督这位爷爷吃药。面对老人的不耐烦,她采取“迂回战略”:询问他需不需要打热水,问他饭够不够吃,要不要吃水果……几次过后,老人的态度明显好转,愿意与张竞文沟通。这让张竞文意识到:面对老年患者,要更有耐心、更细致。

  “我是男生,力气大,让我来!”

  2月12日晚10点半,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再次接到紧急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的通知后,立即发出了号召,神经内二科护士吴军伟主动请战。

  吴军伟

  考虑到吴军伟年纪小、经验尚浅,出于保护他的目的,科室同事轮番给吴军伟做思想工作,但他却不假思索地说:“正是因为我年轻,不像科室绝大多数老师有家庭,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而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如果真的在那边倒下了,家里还有个弟弟可以照顾父母,我无牵无挂,你们说我不上谁上?”

  2月13日,徐州市第五批赴武汉医疗队出征,吴军伟如愿成为其中一分子,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徐州市医疗队接管的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一个重症病区,收治的患者中不乏重症患者。

  2月17日,经过两天的严格培训,吴军伟正式进入了武汉市第一医院二十一病区。尽管有心理准备,年轻的小伙子进入隔离病区后的第一感受仍是:“比想象中严峻。”他迅速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开始战斗。

  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异常繁重且辛苦。虽然身穿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密闭的护目镜和双层手套,呼吸都有些困难,但吴军伟没有丝毫退缩,每天竭尽全力完成采血、输液、翻身等护理工作。除了要负责患者的一切护理工作,护士有时还需要承担着病区清洁搬运的工作,吴军伟是他所值班次里的唯一一名男护士,他总是抢在队友的前面将重活揽在身上。面对大家的相互谦让,他的笑容异常灿烂:“我是男生,力气大,让我来!”

  “我不是英雄,我就是名普通护士”

  “你为什么会去武汉支援?”如果用这个问题问薛晓,她的回答会相当质朴:“我只是想尽一份力,如果可以帮到武汉的人民,一切都值得。”

  薛晓

  21岁的薛晓,是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护士。作为徐州市第五批赴武汉医疗队队员,她对自己的武汉战“疫”评价说:“真的没有什么特殊,我觉得我只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

  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薛晓认为,护理是双向的,“不仅仅是我们单向的治疗,我们也需要倾听患者的诉求是什么。”薛晓说,她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由于担心自己的病情,会产生情绪失控、厌食、烦躁等问题。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观察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及时干预。或者用细致关爱打开患者的心门,或者用正能量的话语为患者鼓劲。“我一定要保持充沛乐观的情绪,把积极情绪传递给患者,让他们也乐观起来。”

  在武汉的日子里,薛晓经常被称为“逆行的英雄”,对于这个称号,她表示“自己不是最佳人选”。她更希望把这个称号送给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交警、外卖骑手,还有那些为了空出床位而自行在家吃药、等待择期住院的患者。

  “我不是英雄,我就是一名普通护士。”薛晓说,为了心中那个“希望可以帮助到别人”的心愿,她会继续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期待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 通讯员 谈建荣 杨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