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网 医线事迹:持续坚守抗疫一线隔离病房26天,那段时光正在渐渐远去。但对于徐矿总医院云震来说,每一次回想起那些与伙伴们奋勇拼搏的时光,她说那些日子很辛苦,很纯粹,很有意义。
2020年春节,云震和科室众多同事报名支援抗疫一线。2月6日凌晨五点,风雪交加,云震和医院的几名同事收拾行李,奔赴市传染病医院。
2月7日,云震进入隔离病房。当时重症监护室收治病人情况相对复杂严峻。有江苏省第一例气管插管患者,每天需进行俯卧位通气,有几位无创通气患者,只有个别患者可以生活自理。病区没有保洁人员,每天处理病室医疗垃圾、消毒病室环境及仪器设备、配置缓冲间各种消毒液也成了云震工作的一部分。
云震和同事许茹平的班次是9时到13时。这个班次是每天工作量最大的时间段,从早上进入病房,交接病人、跟随医疗组查房、打扫卫生、挂水、做检查、协助患者吃中午饭,还要抽出一小时的时间书写护理记录。虽然很忙,但云震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她早已适应,忙起来其实是很充实的。
云震回忆说,上班之前不敢喝水,口罩皮筋容易压到耳朵上,磨得生疼,有人拉肚,有人便秘,有人起湿疹。虽然有那么多困难,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云震说,每个早班最累的工作莫过于带患者外出做CT,从隔离病房楼到CT室,是一段长长的坡路,推轮椅,提氧气瓶,拿转运物资,有的患者病情重,要推平车,戴着呼吸机,一个来回,防护服里都是汗水,爬坡爬到头痛欲裂。
云震和同事负责的江苏省首例气管插管的老太太顺利拔管,之后十几天,从高流量吸氧过渡到鼻导管吸氧,从卧床到下床走路,最后成功转入普通病房。
“从气管插管到鼻导管吸氧,天知道我们有多为她高兴。从只能床上侧卧到下地走路,老太太也用她的坚强和乐观鼓励着我们,想起有天中午我喂她吃饭,她说不用你喂,你端着,我自己夹,吃得又快又香。我忍不住打趣:看您吃饭,我都饿了。从隔离病房里出来,外面的医生和护士长们也总是第一时间问我们病人吃得多不多,锻炼累不累,早上血气怎么样,CT结果怎么样。”云震回忆说,有个老爷子不想吃中午的饭菜,护士长说不吃饭可不行,立刻打电话给食堂做他想喝的紫菜蛋汤。后来带老爷子做检查,一路上他说了无数遍辛苦你们了,辛苦你们了。“我们嘴上说不用谢,心里总是高兴的。时间长了,总感觉我们成了亲人,一举一动,牵挂无限。”
救治患者,守护家乡,协同作战,奋勇向前。云震说,隔离病房工作的那些日子,很辛苦,很纯粹,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