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网 徐州天使风采/抗疫日记:晚上6点多,病房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8床,朱女士,35岁,聋哑人。
刚进病区,她用手不停地比画着,“咿咿呀呀”说话。这愁坏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支援扬州医疗队的医生护士们。他们中没有会手语的人,和患者交流变得异常困难。
医生护士们很快想到一个办法:拿起纸笔,将需要表达的话一字一句写在纸上,和患者进行交流。朱女士点头会意。并低头开始用自己的手机打字,然后一边展示手机屏幕一边向护士们竖起大拇指。
朱女士通过手机打字告诉护士吴路,她来得匆忙,没有带生活用品,比较尴尬。护士们记录下来,及时联系医院物资调配处进行物品调配。
安置好朱女士,接下来在病房巡视的时候,护士张倩发现朱女士经常一个人愁眉苦脸,时而低头看手机,又放下。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让她安心治病,得到更大的心理支持,护理小组下班后集体讨论:利用休息时间,每人学习一句鼓励患者的手语,例如简单的“加油”“我们会一直陪伴您”等,希望让聋哑患者感受到关爱和病房里的温暖。
徐鹏飞、王锦几位护士有的上B站,有的上抖音,把网上搜到的手语分解动作视频发到群里供大家集中学习。
第二天,刘金平查房时对着朱女士做了一个“你好”的手势。朱女士立刻惊呆了,她赶快回了一个“你好”。刘智瑄换药后用手语对朱女士来了一句“加油”。朱女士感动了,她意识到这些“大白”在为自己学习手语。两天以后,护士和患者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词语尬聊,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他们一起约定:“一定好好的”“一起加油”。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徐医附院‘地表最强’援助扬州护理小分队,一定谨记出发时的使命,抗击病毒,保卫扬州,也祝愿每一个无声世界的残疾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与爱同行!”护士谭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