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网 徐州天使风采/抗疫日记:近日,扬州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如果看到当天新增为“0”的报道信息,对于徐医附院的冯倚帆和张帅来讲,都是一针消除疲惫的强心剂,自7月26日以来,他们从支援南京转战支援扬州,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但是他们说:“一定要一鼓作气善作善成干净彻底,坚决打赢扬州疫情防控歼灭战。”
7月26日下午,应江苏省卫健委和徐州市卫健委要求,徐医附院需要派两名同志加入徐州援宁核酸检测医疗队。大家深知在这场疫情中,检验工作者将要肩负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任务,多位同志积极主动报名,最后确定由冯倚帆、张帅两名人员出征。两位同志均为党员,具有PCR上岗证,专业技术熟练。
冯倚帆,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21年1月曾随江苏省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支援河北石家庄,具有大批量核酸检测的经验。张帅,检验师,硕士研究生,2020年在发热门诊坚守数月。两名党员表示,一定不辜负党和领导的托付,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不怕艰苦和危险,保证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紧急,稍作准备后,检验科马萍主任随车同行,将两名核酸检测人员送至市卫健委,17时随徐州队出发前往南京。
到达南京后,第二天即开始工作安排。工作地点在南京博览中心的方舱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均与手工操作不同。他们熟悉完流程后,随即进行总结、演练。考虑到之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领队将冯倚帆和张帅分至一队数据统筹组,冯倚帆为组长,他们在整个实验室的工作中,制定了合理的标准操作程序以及相关工作表格,时刻监督检测流程,处理异常结果的标本,及时调整标本下一步的处理计划,整理并上报数据等,最终顺利完成了工作。
火眼实验室一队和二队数据统筹组成员(左二为张帅,左三为冯倚帆)
南京的情况一周后好转,8月3日中午他们被通知返徐。在返程的大巴上,突然收到消息:扬州疫情加重,急需援助!疫情就是命令,全车同志迅速达成统一意见,要求车子立即转调扬州,前去支援!8月3日下午16点10左右队伍到达扬州,路上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两名同志都感慨万千,扬州需要援助,作为党员,当人民需要你发挥一技之长的时候,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到达扬州后根据指挥部的协调和分配,两名同志所在的队伍工作地点在扬州疾控中心。
8月4日,省临检中心许斌主任给大家召开了誓师大会,并做了简短的培训。扬州疾控中心肩负着扬州主城区居民的筛查工作,与南京火眼实验室不同的是主要靠人工。当天下午16点,大批量筛查的核酸检测工作就开始了。因为责任在肩,所以干劲十足。核酸提取,是核酸检测环节中最关键的一步,而冯倚帆和张帅深受领队的信任,分别担任二队提取一组组长,四队提取二组组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都是无畏的战士,白大衣就是我们的铠甲,祖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定要不辱使命,召即能战,战必能胜!”这是冯倚帆在实验室工作中跟队友鼓劲时说的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工作中的冯倚帆
工作中的张帅
标本都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没有人知道自己手里哪一个标本会是阳性的,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实验室的污染甚至检测人员被感染。因此在提取的实验室里的防护措施是最严格的,必须佩戴护目镜,不留任何缝隙。每一次上班,不分昼夜,除了准备阶段,在实验室里他们会坚守6~7小时,这六到七小时期间,不吃不喝、不会离开自己的岗位,最多的时候能完成10000管左右标本,相当于8~10万人的检测。他们检测出的数据,是每天上报的所有数字的来源,也为指挥部的每一个决策提供重要且关键的依据。
脱掉防护服满脸勒痕
远在扬州,他们不仅带去了从徐医附院练就的临床检验技术,还带去了防控感染的理念和严格防控的意识。这些观念和想法,就像一颗颗的火种,被他们从徐医附院带到了扬州这片土地上。冯倚帆表示,“我是幸运的,之前不以为意的,被医院培养的一些习惯和意识原来有这么大的能量,也幸运于我把这些火种带来以后,能被扬州的领导和队友们认可接受,进而执行,从他们的话语里,我听到了感谢,感谢我,也感谢我的“家”——徐医附院。”
现在扬州社会面的筛查情况已经逐步好转,这是他们每天努力工作的成果,期待他们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