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在市传染病院重症隔离病房的白衣精灵——徐医附院医疗队

发布时间:2022-04-29 11:29
[摘要]:徐医附院援市传染病院医疗队有能力、有信心胜任新冠重症病人的救治任务“作为守护新冠患者的最后屏障

健康徐州网 徐州健康资讯:今年三月以来,徐州抗疫的号角全面吹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一个阵地尤其特殊——重症隔离病房。4月19日,按徐医附院党委的部署,医院集结一支医疗队伍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接管全市唯一的新冠ICU,收治全市范围内的阳性重症患者。这支重症医疗队由急诊ICU邱小松任领队。作为专家,他有着援疆、援扬的丰富经验。他表示,在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徐医附院援市传染病院医疗队有能力、有信心胜任新冠重症病人的救治任务“作为守护新冠患者的最后屏障,我们将坚决履行职责,保卫市民的健康!”

  援市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共49名,神经内科ICU张燕丹任护士长。作为87年的新生代护士长,ICU出身的张燕丹已经是副主任护师,有着丰富的急危重症护理经验。出发前一天,她还在带领护士们练习穿脱防护服,知道全部熟练才放心。她表示,护理人员与重症患者接触最为频繁,职业暴露的风险也最高,防护服是我们的有力保障,一定要做到人人熟练,人人过关。

  万事开头难,刚接手病房,整个护理团队就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物资匮乏,张燕丹对着密密麻麻的表格一项一项提交申请报告。流程不全,她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借鉴到新的队伍重新制定。人员紧缺,她不断调整护理人员分组,优化人员结构。为了让队员充分休息,面对新到的物资,她手提肩扛一趟趟在楼梯上挥汗如雨。

  在介入科护士长聂双的号召和带领下,四十四病区六名护士刚刚结束完全市的核酸采集工作,又踊跃报名参加这次援重症病房任务,是名副其实的抗疫生力军。聂双护士长司职办公班组长,每天七点不到就要跟车进入病房楼,手持对讲机协调各部门工作,下班回到酒店已发放晚饭,中间无法进一毫食水。队员们问她饿吗,她积极乐观地说,习惯了就不饿了,还能减肥,挺好。

  作为抗疫的老兵,病区ICU的张文龙可谓身经百战。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伊始,张文龙就成为了第一批“逆行者”的一员;2021年扬州疫情告急,人称“龙哥”的他二次随队背起行囊;这次徐州疫情,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护理队伍的“龙头一哥”,担任护理一组组长。身为技术骨干,他将自己抗疫工作的经验和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和盘托出;身为一组组长,他是头一个下病房的人,整理病房,梳理流程,接收患者,第一个班整整上了七个小时,坚持交接完最后一项工作才去脱隔离衣,里面的洗手衣已然湿透;身为老大哥,他时而严厉,对不公之事怒目圆睁,时而温柔,对手下之人关怀备至。这次抗疫以来,张文龙发了一条朋友圈:尽己所能,不止前行。仅八个字,没有配图却点赞无数。

  首次参加抗疫工作的神经内科ICU护士袁程程,在值的第一个夜班,还没完全适应病房环境,就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个三岁的女童。女孩当时呼之不应,这让袁程程看了非常揪心,想起家里也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作为母亲,不禁遐想这个小女孩的妈妈会有多么担心。在安置好女孩后,袁程程发现女孩渐渐苏醒。身处陌生的环境,孩子感到非常害怕,袁程程又从护士扮演起妈妈的角色,鼓励她,安慰她,冲奶粉,讲故事,一直到孩子平静下来。神内ICU出身的袁程程,从未有过幼儿的看护经验,回忆起这段经历她说:“小姑娘特别懂事特别坚强,一滴眼泪都没掉,打针时候都没哭。就是自己吧,不能看见小孩儿遭罪。”在队员们都精心看护下,小姑娘已转至普通病房。

  参加过扬州抗疫的95后护士张瑜,来自急诊ICU,是护理队伍最年轻的组长。虽然年龄小,古灵精怪的的张瑜却有十分丰富的护理经验。通常保留胃管操作时,为保证管道植入在胃内,用听诊器听取上腹部气过水声是最准确的确认方法。可是在隔离病房内,身穿白色防护服全副武装的情况下,无法将听诊器耳塞放入耳中。回抽胃液等其他方法无法判断病人胃管是否在位时,聪明的张瑜将一个50毫升注射器的前端剪平,自制了一个圆柱形听筒,一段靠在病人胃的位置,另一段隔着防护服贴紧自己耳朵。从胃管注入空气后,真就听到了咕噜咕噜的气过水声,从而确定了胃管的位置,杜绝了病人因胃管异位导致的误吸风险。刘智瑄也积极向张瑜学习了这种插胃管的方法,以实际行动,让病人获益。

  

  这支护理队伍里,还有因酒店条件不佳连连致歉,努力改善队员生活条件的生活老师项葆老师;原定5月1日结婚,毅然将婚期拖后,投入抗疫事业的护士张玉。还有每一位悉心照料病人,关心病人情绪、饭菜温度的病房护士;每一位严格执行院感要求,被消毒水熏得睁不开眼睛的感控护士;每一位认真仔细处理医嘱,口感舌燥协调病房内外的办公护士。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使命,恪尽职守,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时值5.12国际护士节前夕,感谢这群舞动在重症隔离病房的白衣精灵,在象征健康的绿色森林里翩然劳作。由衷地向你们致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