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每到此时,中医药人都不禁盘点过去一年中医药事业走过的路,看看耕耘几分、收获几许、得失几多。与往年不同,2017年的中医药事业,开始有了更强的自信、站上更高的舞台、呈现更大的辐射力,并开始启动更全面、有计划、更有活力的品牌打造之路。
法律护航稳健发展
过去一年,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研究协会会长陈珞珈工作的最大变化,就是从之前不断为《中医药法》的出台思索、奔走,到变为到处给人讲解、阐述该法,并为配套文件的出台建言献策。
随着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以及随后陆续出台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中医药事业发展不但有了法律护航,民间中医中的高手也有了理直气壮的执业路径。“大家都想更深入细致地知道,《中医药法》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作为关注《中医药法》多年的“老革命”,陈珞珈直言,这样的可喜变化让他觉得很有奔头。
立法重在落实,落实需脚踏实地做更多工作。去年一年,为此忙碌的人很多。据了解,为了更好做好《中医药法》贯彻落实工作,中医药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仅省级层面开展的培训就达80多次、培训1.8万余人次,让《中医药法》核心要义入心入脑。而《中医药法》相关配套制度出台至今,已有21个省份备案了129个中医诊所。而手握法律“盾牌”,未来中医药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更加让人期待。
健康服务多元供给
2017年,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前主任刘维忠也在经历着变与不变。变得是接手了新岗位;不变的是对中医药的热爱,同事、亲友、网友发现,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刘维忠的“主打菜”还是中医药。即使不关注他的人们,也发现中医药开始更多走进生活:孩子有了中医药读本、学校开了中医药科普讲座,身边多了看养生书、喝枸杞茶的朋友。与此同时,各种中医药健康休闲产业园、养老养生机构、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也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中医药,从一个传统诊疗手段,越来越转变成为内容丰富的民生品牌。
数据显示,2017年,以促进融合发展为突破,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更加多元。截至2017年9月,全国中医类诊所已达4.58万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已建成15个,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正在持续满足新需求、优化新供给、激发新动能。
事业精进人才打底
要说跨入新年首个健康大事件,来势汹汹的流感绝对高票上榜。面对被流感击中的高烧孩子、虚弱老人、头晕青壮年,总是让人心揪得紧紧的。而此时,一张张中药小方子成了不少人的抗流感利器。除了官方公布的方子、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著名中医专家谷晓红的方子也流传很广。“西医认门、中医认人”,可能是对这一现象的贴切解读。
事业发展,少不了人才打底。对于中医药领域来说,有多少大师、专家、诊疗“头牌”尤为重要。而2017年的中医药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局面生动、成效给力:评选表彰30名国医大师和100名全国名中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启动;第六批师承以及中医、中药、中医护理等人才项目推进;中央财政资助培训4700余人……同时,2017年,屠呦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批师承中医药博士后出站,6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医药队伍一边广播种、厚培土,一边勤劳作、喜收获,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特色医药亮丽出海
回首2017年,很多中医药领域的产业行业组织、专家、官员发现,其工作地点也在延展,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还是金砖五国,交流考察、洽谈贸易、办活动、建海外中心等都变得突然频繁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人民乐于拿起这把“钥匙”,走近中医药。
时隔4年,2017年我国再度成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金砖五国卫生部长会首次将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作为重要内容,中医药上台扮演“主角”。随着“一带一路”渐入佳境,中医药成为亮眼合作成果之一。2017年,世界为中医药进一步打开大门,15个中医药海外中心、21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迅速建起,为所在国人们提供特色服务……近日,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知名调查机构共同完成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47%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成为仅次于中餐(52%)的中华文化“名片”。
随着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更大、更稳健,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块传统医药的“名牌”将更加闪亮。
传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州市医疗保障局、徐州市体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动2020徐州市健康节在彭祖园福寿广场成功举办。...[详细]
10月14日下午,丰县师寨镇举行高世军同志赴徐州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他也是丰县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丰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肖蕊出席欢送仪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