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优势明显

发布时间:2018-02-02 10:40
[摘要]: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作为淮海经济区心脏疾病诊疗中心,代表着区域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准。专家云集,高手如林。各种心脏疾病疑难重症,在这里都开设了专病门诊......

  最初,有了心脏病,你去医院找内科医生看病,后来,你去医院找心内科医生看病,现在,你最佳的选择是找心内科专病医生看病,因为术业有专攻,专病医生才是专家中的专家,内行中的内行。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作为淮海经济区心脏疾病诊疗中心,代表着区域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准。专家云集,高手如林。各种心脏疾病疑难重症,在这里都开设了专病门诊。

  从今天起,我们的专栏将为大家逐一介绍这些专病门诊的领军专家,欢迎大家关注。

  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如果不及时治疗,心衰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每一次的加重都会给心脏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在市中心医院,正高二级主任中医师张培影带领的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惠及众多心衰患者。

  心衰:一种进展性疾病

   据张培影教授介绍,目前心衰发病率在快速上升,每10个人可能就有1人患有心衰;近60%心衰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约20%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

  什么是心衰?事实上,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张培影教授介绍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脏病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的心脏循环障碍。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因为是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必然表现,所以心衰患者的群体是很大的。尤其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个群体还会更加庞大”,张培影教授表示,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症状会不断加重,会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和日常活动,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心衰可能需要经常住院,而且心衰的死亡率很高。

  张培影教授总结了心力衰竭患者四大特点:一是预后差,5年死亡率接近60%;二是生活质量低,再住院率高;三是治疗费用高,社会、家庭负担重;四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早期心力衰竭的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没能延缓或控制心衰的进展;多数的医院没有设置心力衰竭组、集中精力研究心衰。

  治疗:中西医结合效果更明显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重在预防。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张培影教授说,有数据显示,全球心衰患者已高达2300万,而这种疾病的5年死亡率接近60%,这一数据比一些恶性肿瘤还高。

  出现心衰该如何治疗?

  张培影教授介绍说,心衰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金三角”是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应该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其中,ACEI的作用是改善心肌重构,保护心脏;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改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

  这里,重点说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张培影教授和他的团队较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业内首肯。

  据张培影教授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中医认为治疗心衰必须运用整体观念来调补人体气血阴阳,不可只局限于心。常规药物治疗加上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心衰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二是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心衰最根本的中医病机为本虚,而其病情发展过程亦可分为早、中、晚期。中医的分期、辩证治疗契合了西医对心衰分阶段治疗的理念,更能体现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三是增强体质,改善预后:传统中医在养生保健、增强体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心衰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感染,中医认为肺气亏虚不能宣发卫气以御外邪,常可因外感而发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运脾胃,扶助正气,常能抗御外邪,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全因死亡、死亡及再住院率。

  四是讲究配伍,减轻西药毒副作用: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重视七情和合,对于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中药汤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减轻其毒副作用的危害。

  张培影教授介绍说,在市中心医院成立的苏北唯一的中西医结合心衰的科室,专病专治,使心衰患者住院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去年11月,该科被中华医学会、医师协会批准为全国心衰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也是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心衰诊疗中心。

  提示:哪些症状是心衰信号?

  心力衰竭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心衰防控的关口前移,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上游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早期识别、客观评价和恰当判定预后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那么,哪些症状是心衰的早期信号呢?专家提示如下:

  1.如果是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在过度劳累或者情绪波动以后,出现了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应该及早到心血管专科就诊。

  2.如果不知道既往有没有心脏病史,突然感到喘不上气、心慌、特别疲乏、甚至脚踝、腿出现水肿,应该尽快就医,排除心衰的可能。

  3.如果以往的心电图或心脏超声出现过异常,当时未诊断为心衰,而后来出现了气喘、呼吸困难、疲劳乏力的表现,应该及时到医院心脏专科就诊。

  专家强调说,心衰其实并不遥远,如果有以下疾病(或病史),可能就是心衰的高风险人群,一旦发现有心衰的症状就应该去医院专科就诊,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冠心病是心衰最常见的病因;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有冠心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应该多量血压,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多注意心脏保健。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症患者,也是心衰的常见病因。平时多注意清淡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荷。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加之心脏毒性药物史、风湿热病史,平时就应该注意有没有出现心衰的症状,因为这些都是心衰的高风险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