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颇受大家关注。随着陈晓旭、阿桑、姚贝娜等一些知名人士纷纷被乳腺癌夺去生命,许多女性也开始担心:“我会不会患上乳腺癌?”
究竟,什么样的人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生活中该如何避免被乳腺癌盯上?一旦不幸得癌,又该如何治疗?徐州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专家王伟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一解答。
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滥用营养品,都可能诱发乳腺癌
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王伟指出,月经初潮早、有乳腺癌的家族史、长期紧张焦虑……以上多种因素都是乳腺癌的致病因。乳腺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到底是哪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具备以下任何一点,都可视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首先是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闭经年龄大于55岁,都是值得提高警惕的。临床上观察发现,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然后是遗传因素。父系或母系中至少有3个家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正常女性高2到5倍。此外,未婚、未育、未哺乳的女性,以及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或肥胖的女性也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现代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多处于紧张焦虑或是孤独压抑的精神状态,这种负面情绪长期刺激人体,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加之作息不规律,免疫力更容易下降,最终发生癌变。”王伟主任表示。还有不少女性,平时喜欢保养,经常外敷或口服许多含有雌激素的营养品,其实,她们不了解,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没有局部肿块也可能是乳腺癌
34岁的郭女士平时喜欢看健康养生类节目,也跟着专家学着进行自我乳房检查,一直都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直到去年年底单位统一体检时,发现有癌变迹象,且发生淋巴结转移,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乳腺癌患者。“我可从来都没在乳房处摸到过肿块啊?怎么会是乳腺癌呢?”面对郭女士的疑问,王伟表示:“不是说乳腺癌一定要有局部肿块”。
王主任解释,首先,早期的小肿瘤、较为柔软的肿瘤和较为深在的肿瘤都较难摸到,有些小肿瘤还可能接近或超出影像学检查的极限,另外还有少数肿瘤可以在一种或多种影像检查中不显影或显影不典型,因此很容易漏诊。其次,有些类型的乳腺癌确实可以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肿瘤。这些乳腺癌包括隐匿癌、炎性乳腺癌和湿疹样乳腺癌等,均极易发生误诊。其中隐匿癌一般是指乳房没有可触及的肿物、以淋巴结等转移灶为首要表现的乳腺癌。其中多数经过临床和病理学检查是可以找到乳腺原发灶的,少数则始终不能找到原发灶。
简单地说,乳房有肿块不一定就是乳腺癌,乳腺癌也未必都有肿块。为了提高乳腺癌早诊率、减少乳腺癌误诊率和漏诊率,大家别草率地把乳腺癌与有肿块画上等号,而应该提高对早期癌的警惕性,积极参加普查。
发现乳腺癌,选择规范综合治疗
四年前,淮北31岁的刘女士发现自己乳腺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的坚硬肿物,到当地一医院就诊后,一直口服中药。如今,这个肿物已有拳头大小,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同时,其内脏、骨骼、软组织的明显转移灶已多处,重要脏器功能已经明显受损。不仅生命受到威胁,而且也无法耐受很多有力的治疗措施。
“所以我们说,发现乳腺癌后一不要讳疾忌医,二不要病急乱投医,一定要选择规范医院接受科学合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王伟语重心长地表示,初诊时如能及早发现和确诊肿瘤,便是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治疗时机具有无以估量的重要性。而在正规医院初诊,除了可以更为规范地获得常规临床指标外,还可以获得许多较为先进的病情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医生合理有序地制定整体治疗方案,同时也为监测病情、评价疗效提供有利参考。
王主任指出,由于患者病情、体质相差悬殊,治疗中必须注意个体化;同时,每一种治疗手段对人体又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只有根据最新医学进展因人而异地进行取舍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有利的一面,避免或减轻其不利的一面,使治疗整体上对病人更加有利。
以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为例,治疗乳腺癌早已由以往单一手术治疗发展成集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目前开展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以及手术切除+Ⅰ期假体植入术都紧跟最新医学进展,有着大量成功病例,其技术优势不仅在淮海经济区内处于领先水平,还提高了许多乳腺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王伟 徐州市中心医院乳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长期从事甲状腺、乳腺专科临床工作,擅长于甲状腺、乳腺肿瘤的综合治疗。先后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徐州市康复医院派出四名医护人员参加江苏省参与上海入境来苏人员接驳转运工作第三批医疗卫生人员队伍——罗文、邢蕊、陆皓源、顿华帅四名医务人员出发。...[详细]
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曹君利,党委书记王培安出席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韩从辉主持会议,徐州医科大学白津教授应邀授课,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科研人员参加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