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季节,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都是学龄前儿童最易受到侵害的疾病之一。昨日,自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近期儿科门诊每天都能接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且以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为主。那么如何预防儿童患病,患病后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徐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松林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
上周,张女士发现3岁的儿子出现发烧症状。晚上最高烧至39.5℃,白天又退到38℃以下。有育儿经验的她没有急着马上去医院,而是为他进行物理降温。因为从妈妈群里得到提醒,最近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流行,张女士给儿子进行了检查,发现他的手脚没有疱疹,但在口腔内发现了很多小白点。之后带至市妇幼保健院,被医生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刘松林主任介绍说,患病的孩子常突然发高烧、咽痛,特征性表现是咽峡部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有疼痛感,进食后加重,小孩子有流口水、厌食等表现。发热一般持续2~4天。该病一般在一周左右痊愈。
除了疱疹性咽峡炎之外,手足口病最近也进入高发季。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病毒,均是由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虽然由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都有发热、咽痛,咽部出现疱疹和溃疡;不同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大多分布于咽峡部,而手足口病除了口腔内可见疱疹(疱疹一般位于舌、颊黏膜、上颚的前方),在手、足、臀部等部位也可见到皮疹。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一般1—2周可自愈,而手足口病病情较轻者1—2周也可自愈;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病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于发生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来说,家长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出现皮疹,以防发展成手足口病。
家庭护理很重要
“每年夏秋季节,这两种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因为湿热的环境比较容易引发手足口疾病病毒的滋生。”刘主任表示,3岁及3岁以下的学龄前婴幼儿更容易得此病。因为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不过但成人感染后会传播疾病。因此,成人也应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据了解,目前我市大多患儿以轻症为主,主要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不过尽管如此,家长仍要提高警惕,做好家庭护理。
“患儿如果为低热或中等度热的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让患儿多饮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给予退烧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刘主任表示,患儿出现高热、呕吐、易惊、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情况时,则可能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家长需立即带着孩子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在照顾高热患儿时,刘主任提醒,室温不能太高,最好能保持在26℃左右,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鼓励他们多饮水,要多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退热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对口腔的侵犯率最高,90%以上患儿有口腔黏膜的损害,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闹不安等。”刘松林主任提醒说,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温水漱口,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这时饮食要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千万不能吃辛辣、冰冷、咸等刺激性食物。此外,因为患儿皮肤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家长要每晚给患儿洗澡,并更换轻柔的棉质内衣,洗澡时不用肥皂、沐浴露,同时要剪短患儿的指、趾甲。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被,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无渣屑。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在这两种病的高发季,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刘主任表示,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时刻提醒孩子不要把手放进嘴里。家长外出回来,最好先洗手,而且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孩子的食物前和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家长当好“检查员”,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家里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要避免到医院探望手足口病患儿。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后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同时要消毒便盆。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两周后再去上学,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刘主任表示,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消毒;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最好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刘主任解释说,目前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接种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从而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肠道病毒71型疫苗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省内仅10家医疗机构被评定为“首批省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是徐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徐州妇幼新生儿医学中心。...[详细]
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并不会通过血液和乳汁传播。妈妈感冒了,机体会产生抗体等免疫物质,通过乳汁传给宝宝,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抗病毒能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