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发表了,中国矿业大学创造学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庄寿强创作的论文《间隔锻炼健身法及其超健康状态初探》,原文发表在7月底出版的最新一期《运动》杂志上,这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体育专业学术刊物。
说“终于”,是因为这篇不到两万字的论文,庄寿强2013年就完成了,至今已经先后修改了10稿,医学类、体育类专业杂志、学报,他投稿多次,结果都是碰壁。距离刊登最近的一次,对方是这样说的:“可以给你发表,你得交一些费用。”花钱刊登论文这事,庄寿强不干。他认为,他写的是运动学术论文,内容此前无人涉猎,先不说他的观点正确与否,那些专业的学术机构至少应该有个认真对待的态度。“我内心一直坚持,要么不发表,要么就是原文发、免费发。”
■以自身多年锻炼为实践资料
庄寿强1945年出生,毕业于南大地质系古生物专业,是国家第一届古生物专业的研究生。从1982年入职到2006年退休,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 1983年起,他开始研究创造学,并逐步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出版有《普通行为创造学》和《地质创造学》,还被翻译成英文版,被用做高校教材。他认为, “相对于国外,国内的创造学起步较晚,但学术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
之所以先说一下庄教授的创造学,是因为他研究间隔锻炼健身,是以创造学的相关原理为基础进行的,并以自身锻炼的实际数据来说明。他介绍说,从1963 年起,他选择长跑、游泳、举重等项目坚持锻炼,并且根据每天锻炼情况,记录下当天的反馈,每半个月做一次小结,每年做一次总结。这些年下来,积累了20多万字的锻炼总结,这也是他创作《间隔锻炼健身法及其超健康状态初探》的实践资料。
《间隔锻炼健身法及其超健康状态初探》究竟都讲了啥?说实话,专业性很强,图表、数据、涵义……记者看得有些一知半解。大致可以这么理解:论文分析了体育运动与锻炼两个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并探讨了间隔锻炼健身法及其密切相关的第四种健康状态——超健康状态。是不是还有些懵圈?记者把个人的理解加以口语化描述是这样的:大家认为锻炼身体需要天天坚持的想法,庄教授认为是不科学的。这个运动学术观点,在以往从没有人提及过。
在庄教授的论文中,对训练、锻炼、活动等运动层次,都分别做了阐述。比如训练是指一次具有很大负荷的运动,其负荷一般超过其训练者极限负荷值的 80%。训练的对象多为运动员或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训练的目的是挑战人类运动的生理极限,或者极大提高运动成绩。锻炼是指一次具有中度负荷的运动,其负荷一般在其锻炼者极限负荷值的20%-80%之间。锻炼的对象主要为一般大众(非运动员),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活动是指一次具有轻度负荷的运动,其负荷一般低于其活动者极限负荷值的20%,或以身体微微发热、少许出汗为标志。活动的对象主要为身体较弱者及中老年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康复身体,或保持低级别的健康状态。
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由“运动”到“相对恢复”再到“超量恢复”三个阶段组成。“间隔锻炼法”是指锻炼者在不影响下一个周期锻炼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延长相邻两个锻炼周期间隔时间长度的锻炼方法。间隔只是指相邻两个运动周期之间“复原”的时间长度。锻炼间隔时间的长短是随人群不同,以及运动目的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生命质量在于运动,生命数量在于静止
研究间隔锻炼法,庄教授认为,有助于提高锻炼的周期负荷(值),提升享受锻炼质量,提高锻炼效率,更是对“生命在于运动”表述的补充与完善。
记得冯巩、牛群的多年前的相声《无所适从》中,生命究竟在于运动还是静止的话题真让人无所适从,可能很多人也纠结过这个问题。庄教授认为,锻炼者之所以有纠结,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中的“运动”概念是模糊不清的。“间隔锻炼法”可以引导健身者按照各自的运动负荷来选择运动的层次(即层次确定为锻炼,还是活动?是深度锻炼,还是轻度锻炼?是轻微活动,还是出汗活动?等等),合理地安排运动的具体负荷,从而得到最有效的运动结果。这就避免了常常由“生命在于运动”而可能产生的误读,例如,中老年体弱者若“运动”负荷过大则很可能损伤身体健康,而一个青年大学生每天用1小时去进行一般走路“运动”,则因其负荷太小,对其身体健康起不了太大促进作用,反而耽误了极其宝贵的青春时间。所以,在具体指导健身方面,“间隔锻炼法”补充完善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内涵。
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使人忽视了另一层含义,生命同样也在于静止(或叫静养)。他认为,人的一生中,“运动”只占很少的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不运动的“静止”中。所以,较全面的提法应该是: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同样也在于静止。生命的质量在于运动,生命的数量在于静止;或者说,健身在于运动,养生在于静止,即:人若要生活得好、生活得健康、生活得有质量,就要运动(锻炼);若要活得时间长、要长寿,就要静止(静养),就要养生。
这样看来,生命的质量与数量和生命的运动与静止,就形成了两对互具某种因果关系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运动-静止”的矛盾,而不是片面地只强调“生命在于运动或静止”。“间隔锻炼法”既强调运动(锻炼),又注重静止(间隔),而且还包含了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的平衡关系,从而较全面地体现了动与静、健身与养生、生命质量与数量之间的辩证逻辑,这无疑是在更高层次上对“生命在于运动”的补充与完善。
■健康状态之上还有超健康
在庄寿强教授的论文中,还首次提出了超健康的概念。
他介绍说,古罗马医学家格林曾把人的健康状况分成健康、疾病以及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亚健康三种状态。2000多年过去了,人们还在停留在2000多年前古人的“3种健康状态”认识水准上,这与同期整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状况是极不相称的。他认为,从逻辑上说,既然有“亚”(健康状态)的存在,就会有 “超”(健康状态)存在的可能,例如,学术上对生物的分类阶元中,就有相应的“亚科”与“超科”、“亚目”与“超目”等等,也就是说,比“健康状态”差一些的既已称为亚健康状态,那么,比“健康状态”优一些的就可以有“超健康状态”。简单来讲,两个在医学上都健康的人去爬山,一个人下山后有疲劳反应,总不能说他是不健康的,另一个人下山后没有疲劳感觉,这个状态可以理解为就是超健康。超健康状态就是指人们在不良、不利、不正常甚至恶劣环境条件下仍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状态。
“人们由疾病、亚健康到健康,这是由医学技术来解决的。从健康到超健康,则需要体育的介入。我今年72岁,从没有没挂过吊水,我就是最好的例子。”庄教授对于间隔锻炼法及超健康的观点,很是自信。
哮喘发作,自古以来就认为与气象因素关系极大(我国民间将哮喘病列为“气象病”之一种);临床统计,天气变化占哮喘病发作原因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疲劳、过敏、饮食不当等因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