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甲乳科余振梅:预防乳腺癌 要自查乳房 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发布时间:2019-01-28 10:31
[摘要]:在传统手术中,只要患有乳腺癌,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都要进行全乳房切除+腋窝清扫。当失去乳房后,很多女性,尤其是那些很注重自我形象的女性......

  ​“对于不幸身患乳腺癌的女性,乳房重建,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美丽,而是获得生活的信心。”市一院甲乳科主任余振梅如是说。据了解,为了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市一院甲乳科在手术术式选择时,会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在确保手术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选择微创手术。该科统计结果显示,在市一院甲乳科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10年总生存率极高,达到与乳房根治术同等的治疗效果。

  保乳手术 90后小姑娘给医生送喜糖

  半个月前,26岁的玲玲(化名),来到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科,给主任医师余振梅和其他医生们送来了喜糖。

  仔细一问,原来在两年前的一天,玲玲在自己的乳房边缘摸到了一个肿块,她很惊慌,不知所措。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闺蜜,闺蜜介绍她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科,找到了余振梅。

  经过彩超检查发现,玲玲的乳房边缘有一个如荔枝般大小的肿块,确诊为肿瘤。而她才24 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而且没有男朋友。

  多年来,余振梅一直用心关爱女性、关爱母亲、关爱乳房,以微创化、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的服务,雕琢每一件手术“艺术品”,让患者在减少生理上痛苦的同时,也能减少心理上的痛苦。她当即推荐玲玲进行钼靶检查,做保乳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玲玲低头看着自己的胸部,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泪:“没想到在手术做得彻底的前提下,我还是个完整的女人!”  

  明明可以保乳 却选择“一刀切”

  在传统手术中,只要患有乳腺癌,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都要进行全乳房切除+腋窝清扫。当失去乳房后,很多女性,尤其是那些很注重自我形象的女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变化,失落感、自卑感会笼罩心头,羞于见人,会给患者形体及心理造成巨大创伤。

  32岁的王女士尚未结婚,上个月体检时查出乳腺癌,左侧乳房有一个2厘米的肿瘤。来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科求诊,医生经过检查评估,认为她可以进行保乳手术,通过微创手术清除肿瘤,伤口只有几厘米,几乎对乳房的美观没有影响。

  然而,王女士担心保乳手术切不干净肿瘤,今后有复发风险,经过两天的考虑,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执意选择乳房切除术。

  上周手术结束后,她摸着平平的胸脯及20厘米的刀口,又有些懊悔,昨天到医院咨询如何“乳房再造”。

  接受保乳治疗者少

  “乳腺肿瘤保乳治疗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既保留了乳房,损伤又小,并发症也少,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Ⅰ期、Ⅱ期乳腺肿瘤优先选择术式。”余振梅说,而在我市,保乳治疗对多数患者还很遥远,大约每3人中仅有1人接受保乳治疗。

  余主任说,导致“一刀切”的主要原因,一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率低;二是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害怕“转移”,误认为 “一刀切”才是最安全放心的手术方式,担心保乳手术会贻误治疗,在可以实施保乳手术的情况下仍然放弃了保乳的机会;三是一些医生治疗观念保守,一“切”了之,让患者痛失保乳机会。

  “事实上,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表明:乳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单靠手术切除是不够的。无论保乳术还是根治术都是局部治疗,在肿瘤切净后还须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来保证患者的疗效。”余主任说,乳腺肿瘤保乳手术加术后适形调强放疗与根治术相比,总治愈率、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等无明显差异。保乳患者术后必须放疗,术后放疗不仅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而且提高了远期生存率。化疗、内分泌治疗不能代替术后放疗。  

  月经结束后要自查乳房 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40岁的张女士非常注重健康,一直都有乳房自查的习惯。10年前,她无意中摸到乳房有个肿块,马上来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

  余振梅说:“她发现得很及时,来时肿块不到2厘米,但低于35岁年轻女性治疗若不积极,预后比40岁以上女性要差一些。结合她的情况,我们就给她做了保乳手术、化疗、放疗。”

  考虑到张女士的发病年龄较轻,余振梅叮嘱她术后2年内随访要密切些。“她的依从性很好,从三个月一次,到半年一次,一年一次,她每次随访都很准时,这么多年来,一次都没落过。”余振梅说,“她的心态也很好,从不忌讳自己的病情,当身边的人遇到乳腺方面的问题来咨询她,她都积极解答。”

  余振梅说,一个女人,一生患乳腺肿瘤的几率为1/8-1/7。建议女性成年后,每次月经结束后自查乳房。看看两边是否对称,乳头是否有溢液,摸摸是否有肿块。虽然大部分患者可能摸不准,但可以让大家有这个意识,能够提高警惕。

  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40岁后每年做一次钼靶。余主任说,高危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辅助磁共振检查,这样有助于乳腺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病前病变甚至更早的阶段预防肿瘤的形成,把乳腺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乳腺肿瘤年轻化

  “中国乳腺肿瘤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增速速度却居高不下。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发病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余振梅说。

  余振梅说:“而针对‘中国式’乳腺肿瘤,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发病年龄早,中国乳腺肿瘤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比西方人早。其中,年轻患者相对较多,35岁以下约占15%。若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就会增强或延长,继而诱发细胞恶性病变。”

  过量饮酒、高脂饮食不可取

  六大因素易导致雌性激素分泌紊乱

  余主任说,导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紊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种,一定要引起重视。

  1、高脂饮食。吃太多西式快餐、大鱼大肉、奶油蛋糕,会导致体内脂肪增加。脂肪里的芳香化酶物质越多,会将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恶性肿瘤。

  2、过量饮酒。女性大量饮酒后,泌乳素的分泌会增加,刺激乳腺细胞,导致增生和癌变。

  而男性过度饮酒会使肝脏灭活体内雌激素的能力减弱,相对提升了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了乳腺肿瘤发生率。

  3、晚婚晚育。生育多个孩子会降低乳腺肿瘤的风险。研究显示,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女性通常会从怀孕中获得保护效应,但许多中国女性因工作压力不得不晚育。

  4、母乳喂养率低。母乳喂养会减少女性罹患乳腺肿瘤的风险。

  5、压力过大。压力会影响各种激素的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6、缺乏运动。

  每天穿内衣不超过8小时

  做好5件事预防乳腺疾病

  那么,如何才能预防乳腺疾病呢?余主任给出了几点建议:

  1、保持心情愉快。压力大、情绪差是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因此预防疾病,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2、穿对内衣解放双乳。内衣尺寸太小,会压迫胸部,导致乳腺炎或乳腺增生,甚至增加患病几率。余主任建议,每天穿戴内衣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挑选时,首选棉质内衣。尺寸上,乳房与内衣之间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

  3、多吃乳房“喜欢”的食物,如各色的水果和蔬菜。国际癌症协会对9万多名女性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可以降低患乳腺肿瘤的风险,比如辣椒、西红柿、茄子、胡萝卜、西兰花和洋葱等,每天可以吃8—10份(1份80—100克)。

  膳食纤维。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有利于消化系统定期清除废物,帮助身体排除毒素,防止其对身体造成伤害。

  全谷物和豆类。研究人员发现,豆类和全谷物含有抗氧化剂,可以帮助预防许多疾病。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豆类(如扁豆),每天可摄入30—45克。

  好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好脂肪”,它们天然存在于橄榄油、牛油果、坚果、鲑鱼、鲱鱼等食物中。“好脂肪”含有的欧米伽脂肪酸,能够减少炎性反应,也对乳房健康有好处。

  除此之外,菌类、海带、坚果、豆制品等食物也对乳房健康有好处。

  4、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高脂、油炸饮食,坚持每周4小时的锻炼,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4之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母乳喂养。戒烟戒酒。

  5、定期体检。月经初潮早、绝经迟,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有乳腺肿瘤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病史的女性都属于高危人群,更要警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建议: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45-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