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网 徐州卫生信息:(通讯员 谈建荣)白衣做战袍,生命赴使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热血和汗水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近段时间,为助力扬州疫情防控,我市在省卫健委的统一调配下,陆续派出多支支援队伍,涉及核酸检测、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等专业岗位。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奋战,571名队员较为圆满地完成支援任务,受到当地政府及民众的高度肯定与赞扬。截至目前,这批白衣战士由扬返徐、平安归来。
扬州市邗江区新盛街道向徐州医疗队赠送锦旗。
●应急流调队: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率先驰援扬州的队伍是徐州应急流调队。7月31日10时许,徐州市卫健部门在江苏省卫健委统一调度下,组建了一支由21人组成的应急流调队,紧急支援扬州疫情防控。这支精锐的应急流调队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业务骨干组成,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23岁。他们中既有流调经验丰富的专家能手,也有入职没多久的新鲜“血液”。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流调工作就是和病毒赛跑,与病患及密切接触人员交流,追溯感染源头,询问近期行程,确定活动轨迹,进行高危人群管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据徐州应急流调队领队孙传武介绍,在扬州,他们坚决服从当地工作安排,21名队员相继被分在扬州市邗江区疾控中心、扬州市公安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和省消杀指导组工作。
扬州市邗江区疾控中心是流调人员的“主战场”,徐州应急流调队的18名队员工作于此。每天,他们根据分配的调查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1小时内形成核心信息报告,4小时内完成调查报告撰写。通过分析研判病例特点,他们利用扎实的流行病学知识锁定每个病例的溯源工作。
在公安部门工作的两名队员,一方面要对公安系统进行流调消杀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参与部分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及次密接的排查任务。此外,队员黄立业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除了日常流调任务外,他还要随时听候省消杀指导组的工作安排,随时做好隔离场所、封控小区等重点场所的消杀指导工作。
为提高工作效率,强化集体意识,徐州应急流调队贯彻“例会”制度。每天出发前安排20分钟左右时间,全体队员对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经验教训等进行简短讨论,群策群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为下一步工作流程的优化提供依据。比如在流调工作中,有些老年人普通话不太标准,流调员尝试用手机录音来帮助记录,在撰写报告时反复听录音进行校正,以确保调查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对于年轻的流调对象,流调员尝试采用微信电子问卷和电话流调结合的方式,均取得了很好的调查效果。
记者了解到,一旦通过核酸检测发现了阳性患者,流调工作就要随之展开。这意味着,流调人员要蹲守驻地,随时待命。每天电话打到发烫,写报告写到通宵达旦,技术探讨忘记了吃饭时间,只为抓住病毒“行踪”,把疑似病患的零星回忆拼凑成一张张完整的轨迹图,为阻断疫情蔓延赢得宝贵时间。在扬州支援的这些天里,以孙传武为代表的徐州应急流调队队员们用滴滴汗水撰写出了一份份详尽的流调报告,用行动诠释危急时刻徐州疾控人的责任担当。
据了解,支援扬州28天,徐州应急流调队每位队员平均每天一线工作时间均在12小时以上,累计工作时间人均365小时。全队共完成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68例,审核调查报告105份,排查密接1679个。
●核酸检测队:累计完成检测3419010人次
第二批抵达扬州的支援队伍是由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余汉忠为领队的核酸检测医疗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这支50人队伍的真实写照。50名队员来自我市16家医院,其中男队员26人、女队员24人,党员22名。
7月26日至8月3日,他们在南京开展疫情防控支援工作,协助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就核酸检测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操作程序和应急方案,并完成相关检测任务。8月3日中午,在返回徐州的大巴车上,该队突然接到新命令,要求他们转战扬州。在余汉忠的带领下,医疗队马不停蹄赶赴扬州,当晚即完成报到与相关工作交接。
“我们与连云港队、镇江队被编成一支队伍,共计100人,整体接管了扬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核酸检测基地。抵扬当晚,我们经过实地查看、集体讨论后,立即对这100人进行了排班分工,并于8月4日正式投入战斗。”余汉忠介绍。
核酸检测实验室是一个精准检测病毒的特殊战场。检测过程复杂,且存在被感染的风险。若遇到阳性患者的标本,但凡防护有一点不到位,就会造成危险。只有严格执行三级防护和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才能保障队员的安全和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护士采集完核酸,转运到实验室,检测工作就交由核酸检测队来完成。首先要用消毒液对转运箱进行消毒,取出标本,排板编号,然后加样提取,加核酸模板,最后上机扩增,读取结果,上报数据。核酸提取和基因扩增的加样手工完成,负责这两个环节的队员,要用加样枪实现精确操作。
负压的环境,机器噪声嗡嗡响,三级防护层层武装,还有昼夜不停地工作,这就是支援扬州核酸检测医疗队的工作状态。队员谷方玲告诉记者:“工作时,眼里只有干不完的活,使不完的劲,感觉不到时间,也感觉不到累,但每次下班后,腿都是又酸又肿,抬不起来,很难受。有时感觉我们不只是医者,更像是战士。”
“全队分为4个小组,6小时一班,每天连轴转,确保核酸检测工作24小时不停歇。每半小时,我们向指挥部提供一次报告数据。”余汉忠说,尽管工作强度很大,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不少队员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下班后还在实验室帮助整理样本和数据。
截至9月3日,支援扬州核酸检测医疗队参与了扬州市第2轮到第26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检测标本341901余管,合计检测3419010人次。“从开始接管扬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到任务完成,我们队伍流程合理,工作顺利,全程无污染,全员零感染。”余汉忠如是说。
扬州小朋友以画传情,感谢核酸采样的白衣天使。
●核酸采样医疗队:采样总量270万余人次
疫情就是命令。8月8日凌晨5时,徐州支援扬州核酸采样医疗队组建完毕,火速赶赴扬州。医疗队共有500名队员,分别来自徐州市区10家医院和7个县(市)区基层医卫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平担任领队,徐州市中心医院护士长年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护士长卢姗,担任副领队。
自8月9日起,徐州支援扬州核酸采样医疗队承担扬州市邗江区核酸采样工作,根据邗江区各个街道辖区的面积和人口分布,医疗队分为9个大组,分布于邗江区的广场、学校、小区等100多个核酸采样点。截至9月2日,医疗队共进行了19轮核酸采样工作,采样总量达270万余人次。
在江苏各地支援扬州的医疗队中,徐州这支500人的队伍规模最为庞大。得益于领队的科学管理,队员们的认真工作、默契配合,这支队伍在支援扬州期间展现出吃苦耐劳的品质及高尚的人文情怀,感动了无数扬州市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逆行者”。
据领队王平介绍,在扬州期间,队员们每天分组前往不同的住宅小区、村庄等采样点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由于住处距工作地较远,为了确保早上6点多上岗,他们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轮番上阵,一直工作到下午,甚至夜晚。有段时间,室外最高气温达到40℃,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采样,很容易中暑,然而,其间没有一人叫苦喊累,甚至一些队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要求上岗帮忙。
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除了在集中采样点进行采样外,队员们还需走进社区和村庄,开展入户采集。“入户采集任务重、风险也大,部分老小区没有电梯,队员们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爬楼梯。一边爬楼梯,一边挨家挨户采样,几栋楼爬下来,他们的防护服内已被汗水浸透,防护面屏也模糊不清。”王平表示,支援扬州期间,徐州核酸采样医疗队入户采集量达12000余人次。
8月11日中午,扬州市邗江区新盛社区昌建广场采集点,医疗队员们分批吃着午餐。听到社区志愿者的一声呼救,队员程磊、程壮立即放下手中的筷子,飞速奔赴现场。看到伤者被铁皮划伤左脚外踝部,鲜血直流,程磊他们用无菌防护鞋套充当绷带,给伤者进行简易包扎,压迫止血,并嘱咐社区工作人员就近安排转运治疗。离开时,伤者含泪说道:“感谢徐州医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医者仁心。”
8月18日上午10时多,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篮球场采集点,一位40岁左右的村民在排队核酸采样时,突然感到胸闷,心前区不适。正在等候上台值班的周建一看到后,立即飞奔过去。让患者就地平卧,检查心率、呼吸、脉搏,询问病史后,周建一初步判断其可能为心肌缺血,为其服下速效救心丸。该村民服药后,情况明显好转,一再表示:“感谢徐州医疗队员救了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