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怀孕近36周的二胎准妈妈,在孕期保健检查时发现———完全性前置胎盘,前置血管,这意味着,手术时子宫很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存在着切掉子宫的风险。产妇不到30岁,子宫就要保不住了,这样的难题该如何破解?1月19日,在徐州瑞博医院产科医务人员的精心抢救下,产妇得以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年轻妈妈怀二孩 却面临子宫破裂的危险
由于结婚早,28岁的小谢(化名)在四年前就成功晋级为妈妈,当时是顺产,儿子白净又壮实。之后,双方长辈又想着“好事成双”,明里暗里催着小谢要二孩,小谢也相当顺从,一直为造人努力。前两年,或许是因为产后恢复不太好,小谢又怀孕后没能顺利生产,无奈失去两次机会。
庆幸的是,去年上半年小谢再度妊娠,胎儿情况一直保持良好。然而在日前做孕期保健检查时,一个坏消息又落到了小谢身上:检查显示“完全性前置胎盘、前置血管”,这意味着,小谢在手术时,子宫很可能发生破裂,从而导致大出血,一旦无法阻止汹涌的出血,就必须切掉子宫。
徐州瑞博医院业务院长、产科主任李风了解到小谢的情况后,极为重视,一方面抚慰小谢及其家人,一方面动员她紧急入院。李风说,小谢的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术中大出血的可能很大。一般来说,发现此类问题时,要在36-37孕周时对孕妇终止妊娠,实行剖腹产,现在小谢怀孕马上就36周了,所以让她提前三天住院。
“大夫,你说我的子宫真的会被切掉吗?”望着小谢忧心忡忡的眼神,李风想了很多。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是女人最重要的一个部位,尤其对于像小谢这样年轻的女人来说,子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患者不到30岁,子宫就要保不住了吗?不,这不行”,李风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手术方案,轻轻拍着小谢的手说:“放心吧,我们会全力以赴”。
准妈妈顺利生产并保住了子宫
1月19日上午9点多,徐州瑞博医院产科启动应急预案,严密观察小谢的胎心和腹痛情况,紧急备血、促胎肺成熟,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李风院长和产科姜主任带领医务人员制订了周密的治疗计划、用血流程及术后康复措施。
准备完毕后,小谢被转入手术室。术中,各种监护仪、监护设备指标,血压、氧合、呼吸、脉搏均处于平稳状态,麻醉医生、巡回护士等,每个工作人员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操作。两位主任镇定自若,避开胎盘附着区域,沉着稳健地切开子宫。1分钟后,“哇哇哇……”嘹亮的哭声在手术室回荡,一个6斤6两的可爱男婴安全诞生。
但是危险仍然存在。医生用止血带捆扎子宫峡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防止瞬时大出血的发生。可探查发现,胎盘像莲花盘一样紧紧把子宫内口完全封闭,子宫前壁肌层消失,剥离胎盘时,子宫剥离面仍不断出血,出血量已达1500ml。医生快速进行缝扎止血,同时采取强效缩宫素、止血药、钙剂等多种举措。台下的麻醉人员及护理人员则在进行输血、备血、再输血……维持循环,确保产妇生命各项体征平稳。
根据病情,大家力争在患者安全的情况下保留子宫。手术医生决定切除胎盘植入严重的部分子宫前壁,提拉宫颈,给子宫修补、整形,形成一个新的子宫。两个多小时过后,患者的子宫被完美地保留下来,且不再出血。
前置胎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
对很多年轻的准妈妈来说,前置胎盘是个比较陌生的词。对此,李风院长介绍说,在妊娠28周之后,胎盘在子宫中的位置比较低,紧贴并且覆盖在宫颈内口,并且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如果是在怀孕早期发现有胎盘前置的问题,通常造成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如果在孕晚期仍然接近子宫颈,就可能导致出血的症状和一系列并发症,这意味着孕妈妈需要提前进行分娩。如果在分娩前还存在胎盘前置的问题,就需要选择剖宫产。”
李风说,导致孕妈妈发生前置胎盘的因素有多个,包括多次妊娠、人流、刮宫术操作、剖宫产手术,多胎妊娠,以及吸烟或酒精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和人工流产率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二孩政策的放开,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常见的临床危急重症之一。
由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有胎盘植入,进一步增加了出血风险和出血量,极易导致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大大增加了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生命。有文献报道,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约80%-90%的患者术中出血超过3000ml,10%-20%的患者甚至超过10000ml。
避免胎盘前置,需加强产检和孕期保健
如何避免胎盘前置的发生呢?李风院长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避免多产、多次刮宫或引产,慎重选择第一次剖宫产。如果子宫已经做过手术,那本次怀孕就应该尽早检查。建议在孕早期,大约停经5周时就做阴道超声检查,确定孕囊着床在子宫内膜的前壁还是后壁,尤其注意是否妊娠在之前的子宫切口上。
到了怀孕10周左右,就要重点观察胎盘的附着位置。如果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那么在以后的超声检查中,就要适时注意是否有胎盘植入或穿孔的可能。
总之,孕妇必须按时产检,必要时增加产检频次。一旦孕期发现胎盘前置的问题,要加强孕期保健,到正规综合性医院进一步诊治,减少产时风险,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