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一医院刘向群:慢阻肺早防早治和长期管理

发布时间:2019-12-12 11:31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俗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年龄越大,慢阻肺患病率越高,因此慢阻肺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健康徐州网 徐州健康咨讯:时常听到身边的老年人有这样的抱怨:“我在呼吸的时候,感觉呼吸急促,没有什么力气……根本不能爬楼梯。”“吃饭没有什么食欲,身体变得越来越差……”“我连喝水的时候都感觉肺部疼痛难忍,觉得胸口闷痛……”“咳嗽剧烈时,痰没咳出来,尿却出来了!”出现这些症状,你可能已经不知不觉患上了慢阻肺。

  每年11月份第3个周三为“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齐心协力,终结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俗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年龄越大,慢阻肺患病率越高,且男性患者数为女性的2.2倍,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因此慢阻肺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11月13日,徐州市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二科主任刘向群,跟大家伙儿详细聊聊“慢阻肺”的那些事。
 

  慢阻肺有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

  提起慢阻肺,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是现阶段,我国慢阻肺的总体发病率呈显著增高之势并且发病趋向年轻化,其中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比较高。

  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两者与吸烟、大气污染及生物燃料的关系密切,几乎所有吸烟者在50岁以后都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问题和倾向。据刘向群主任介绍,慢阻肺的发病率在中国一直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慢阻肺患者的肺癌共患发病率更高。肺癌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对于与肺癌关系密切的慢阻肺,同样不容小视,我国慢阻肺患者众多,患者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慢阻肺在我国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四高”特点,同时慢阻肺在我国诊断率低,且多数病情严重。我国慢阻肺患者中,仅有少部分被诊断,漏诊和误诊率高,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导致病情进展,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人到了严重的时候才来就诊,导致我国很多慢阻肺患者就医时已为中重度。同时由于社会普遍认识不足,慢阻肺在我国已经成为慢病防控的短板。

  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可能很多人以为得了慢阻肺就治不好了,其实并非如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需要重视早防早治和长期管理。

  那么,什么是慢阻肺呢?刘向群主任解释,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慢”指疾病长期存在,不是指疾病危险性小、程度轻;“阻塞”性,是指气道堵塞,呼吸不通畅,使空气没有办法自如进出肺部。该疾病的典型症状是“咳、痰、喘”,胸闷气短、体重下降、食欲退减等也是临床表现。

  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

  慢阻肺从发病到形成、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要经过5—10年,这期间病情一直是“不动声色”的,而等5年、10年之后,慢阻肺就会露出狰狞的面孔。

  从早期无症状阶段,到爬楼出现气喘气促症状时,可能肺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当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时才去看医生,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治疗效果很差。这也就是当今世界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

  那么,怎么才能较早知道自己得了慢阻肺呢?刘向群指出,慢阻肺致残及致死率高,随着疾病进展,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但如果对高危险人群,尤其是长年抽烟者进行戒烟干预,重视肺功能早期筛查,做到早诊早治早阻断;重视确诊的慢阻肺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定期监测和评估,定期复诊,注重日常管理,减少和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减少或避免因慢阻肺致残或致死,并达到慢阻肺“长期缓解”,以“终结”慢阻肺带来的恶果。

  “实际上,临床上可以遇到很多患者,拍胸片、CT均没有发现问题,但最后诊断为慢阻肺时,很多患者病情已进展到中晚期,甚至呼吸衰竭。”刘向群指出,慢阻肺属于功能性疾病,像是一把藏在身体里的“慢刀子”,病程呈进行性发展,早期往往不容易被识别,有些患者肺活量可能已明显下降,但拍胸片等检查看不出肺有什么异样。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早期诊断所必须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检查项目。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0.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尽早发现:稳定期是“黄金治疗期”

  刘主任进一步解释说:“COPD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成两种状态:一种是慢性咳嗽、咳痰和气喘表现相对稳定,我们称之为稳定期;一种是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此外亦可出现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症状,我们称之为急性加重期。平时的诊疗病例中,患者多是在急性加重期才到医院就诊,甚至住院治疗。稳定期由于临床症状相对比较稳定而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稳定期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稳定期的患者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到大型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认真评估,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并采用分级治疗的形式。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治疗,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的恶化,应在同一水平维持长期的规律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该怎么办?

  刘主任说,当慢阻肺患者咳嗽、咳痰、气喘/气急的情况突然加重时,这很可能是遇到了医生常说的“慢阻肺急性加重”。

  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原因包括:治疗不规范、季节交替、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稳定期治疗不规范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慢阻肺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若不规范治疗容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一旦发生,危害巨大,包括生活质量降低、肺功能加速减退、死亡率升高、经济成本升高。

  那么,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该怎么办?首先,合理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然后尽快前往医院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应在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戒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熟练掌握吸入治疗技术、长期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合并或不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至少每3个月评估一次,关注病情。

  慢阻肺如何预防?

  刘向群主任表示,慢阻肺早发现和早干预十分重要。具体包括:

  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

  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

  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的呼吸系统感染,疫苗;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

  记者 王岩 文 刘冰 摄 通讯员 焦海波 张梦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