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徐州肝病专家提醒:保持“肝”净,远离甲乙丙戊庚

发布时间:2020-07-30 11:15
[摘要]:肥胖、饮酒、代谢紊乱、节食过瘦……种种原因导致脂肪肝群体越发庞大。而由于认知的偏差,有些脂肪肝患者不听医嘱,胡乱饮食,最终走上肝硬化、肝癌的不归路。

       健康徐州网 徐州传染频道:7月28日是WHO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为提高市民对病毒性肝炎的关注和参与度,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计划在7月28日-8月3日举办肝炎义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增强高危人群筛查意识。

  我们特别采访了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的五位肝病专家,希望用他们专业的知识,让更多的人“识肝病”、“防肝炎”、“控肝癌”。

  特色专科:为病人量体护肝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成立于1953年,距今已有67年历史,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在肝病的诊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专科特色。

  目前,医院有5个肝病病区,其中1个为中西医结合肝病病区。现有医务人员104人,医生25名,护理79人,其中高级职称30余人,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将保卫患者肝脏健康视为己任。

  对慢性肝炎患者规范治疗、为肝癌患者延长生命,除了与专业医务人员的精湛医术息息相关,还离不开高精尖的先进医疗设备。

  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肝病学组副组长、徐州市感染病学专业主任委员、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王春颖介绍:“医院现有62排螺旋CT、高端彩超、有创无创呼吸机、监护仪、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液透析、核酸扩增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为患者诊断肝病提供了高效帮助。”

  据悉,医院为每位肝病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在不同阶段采取个性化检查、多学科联合会诊、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等,为提高患者好转率立下了汗马功劳。

  预防大于治疗,这是医学上治疗各类疾病的金标准。为了及时有效控制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炎的传播率,市传染病医院成立了母婴阻断中心,通过在多环节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得母婴阻断率接近100%。

  “针对孕期的女性,母婴阻断中心会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医疗咨询服务,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准妈妈在孕中晚期给予恰当的抗病毒治疗,使得母体中的病毒含量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垂直传播。”

  王春颖副院长呼吁,家中有病毒性肝炎家族史者、曾有输血制品者或手术者、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HIV感染者、HIV阳性的伴侣,男性同性恋及有多个性伴侣者这几类人群应主动进行体检、预防接种,慢性肝炎患者及早接受规范治疗,我们共同努力,让“没有肝炎的未来”早日到来。

  合理膳食:管住嘴、迈开腿

  生活节奏在加快,生活方式在改变,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脂肪肝。

  肥胖、饮酒、代谢紊乱、节食过瘦……种种原因导致脂肪肝群体越发庞大。而由于认知的偏差,有些脂肪肝患者不听医嘱,胡乱饮食,最终走上肝硬化、肝癌的不归路。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一病区主任王骥表示:“脂肪肝是一种抑制性疾病,是由遗传、易感、环境因素等所导致的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肝细胞内堆积了太多脂肪,从而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目前,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成人有脂肪肝,东西方国家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我国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7%,起病年龄越发年轻化,儿童脂肪肝患病率也在呈上升趋势。

  “脂肪肝患者需要改变高脂肪、高果糖、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少坐多动、戒烟限酒。”王骥主任介绍,要进行综合地、长期地治疗,通常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要从饮食方面入手。限制高热量膳食的摄入,切忌整日大鱼大肉;调整饮食结构,低脂肪、低糖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注意补充维生素;一日三餐按时、定量,不多吃,不漏吃;适当体育运动,并且持之以恒。而药物治疗就需要根据专科医生诊断,遵医嘱服用药物,降低体内转氨酶含量。

  谈及对于脂肪肝的预防,王骥主任给出5步走“战略”:“1、坚持以植物食物为主,以动物食物为辅,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等不良饮食;2、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时限量用餐;3、限制饮酒,啤酒不超过200毫升,白酒不超过50毫升;4、加强体育锻炼,每周抽出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切忌久坐不动;5、对于有家族史的群体,建议他们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且进行治疗,管住嘴、迈开腿。”

  双管齐下:从根源上预防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30年消灭乙肝的9条策略,我国目前已实现前五条:新生儿出生的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安全用血、静脉注射、吸毒人员提供免费一次性注射器,而乙肝、丙肝诊断率达到90%,乙肝、丙肝治愈率达到80%的目标还未实现。“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实现没有肝炎的未来”之路仍然布满荆棘,艰难万分。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二病区主任梁艳丽表示,为了实现2030年的目标,我们宫内感染的几率不大,但是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妈最好不要做羊水穿刺类操作以免损伤胎盘的完整性。不仅要对当前乙肝患者进行治疗,还要扩大“搜索”范围,及时发现和控制“隐藏”的乙肝群体。为了最大限度阻断传播,就要降低新生儿的乙肝患病率,从源头上预防。

  由于母婴传播主要是生产过程中血液的垂直传播,因此提高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阻断母婴传播极为重要。

  梁艳丽主任表示:“胎儿通过产道时,如皮肤或黏膜招致产伤或溃破,含有乙肝病毒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经过新生儿擦伤的皮肤或溃破的组织进入新生儿体内导致感染。这就需要在婴儿出生0.5小时-24小时内,对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从而达到阻断传播的目的。”

  除此之外,梁艳丽主任提醒,胎儿宫内感染的几率不大,但是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妈最好不要做羊水穿刺类操作以免损伤胎盘的完整性。孕妇在怀孕24周时,需服用核苷类药物,以减少生产时孕妇体内的病毒含量,从而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几率。

  据了解,目前我国现所开展的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还要继续对其免疫之后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对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儿童,要进行再次免疫。

  遵循医嘱:“带毒”照样延年益寿

  我国肝病主要是以病毒性肝病为主,分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和庚肝,其中甲肝和戊肝是急性肝炎,但是得不到及时治疗,也会发展为重症肝炎,危及生命。乙肝和丙肝容易慢性化,如不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的发病过程并非是病毒直接导致肝脏的损伤,而是由于病毒感染以后在肝脏内复制,免疫系统识别了病毒后进行免疫攻击,病毒和免疫细胞抗体在肝脏发生”战斗“而导致肝脏损伤。”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三病区主任白鹄介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病毒的自然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免疫耐受期(和平共处)、免疫激活期(攻击)、免疫控制期、再活动期。”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以前叫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区分的问题,白鹄主任给出了解释:“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并非恒久携带,而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免疫激活期,乙肝病毒量很高,且肝功能出现异常、转氨酶升高,这样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如果患者处于无症状、肝功正常、肝脏彩超没有提示有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一般暂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应每3-6个月检测肝功能、B超、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指标。但其如果有一下情况则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建议抗病毒治疗:(1)肝组织学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G2)或纤维化(≥S2);(2)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持续12个月),但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3)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持续12个月),无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但年龄>30岁,建议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4)有HBV相关的肝外表现(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

  目前,抗病毒治疗仍然是治疗乙肝病毒最根本的方法。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患者不能随意停药,服药患者生活要规律,忌酒,定期复查。

  白鹄主任强调,无论是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还是乙肝患者,除了接受规范治疗之外,日常的合理饮食也要积极对待。健康膳食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肝脏功能,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及时检查:让“杀手”不再隐匿

  丙肝和乙肝都是慢性肝病,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乙肝患者如果仅仅是“携带病毒”的话,可以采取定期观察随访代替治疗的措施,肝脏不会因此受损或受损轻微。然而人体一旦感染了丙肝,病毒就开始了对肝脏漫长而隐蔽的侵蚀,肝脏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受损。

  正因为如此,丙肝又被称为“隐形杀手”。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四病区主任高玉金强调:“丙肝病毒可在人体内潜伏10到20年,犹如一枚‘定时炸弹’,若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慢性丙肝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

  因此,及时发现,按时、规范治疗对于阻断丙肝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1、血液传播:输血、使用血制品及不安全注射都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2、母婴传播: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经胎盘的垂直传播及产时、产后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密切接触传播。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时机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3、性接触传播。

  对于如何阻断母婴传播,高玉金主任给出了解答:“丙肝的母婴阻断有别于乙型肝炎,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目前没有疫苗来预防丙肝,但是丙肝却是可以被治愈的。如果母体传染给婴儿乙肝病毒,在孩子12岁以后,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高玉金提醒高危人群,应尽早做丙肝抗体的筛查,一旦发现抗体阳性,应及时检查丙肝病毒核酸即HCVRNA,并请专科医生会诊。如果确诊了丙肝,应尽快治疗,以免病情恶化,给以后的病情治疗带来困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要注意防范丙肝群体家庭内的接触传播,避免共用指甲剪、剃须刀、牙刷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