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网 徐州名医访谈:从生命开始之初,婴幼儿就要得到很好的养育照护,包括生活起居、疾病预防、健康监测、科学喂养及均衡膳食等方方面面,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其中,科学喂养是养育照护的基本内容,也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基础条件。
今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师褚英就婴幼儿顺应性喂养进行探讨和解读,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喂养的新思路。
顺应性喂养的理念与意义
褚英主任从事儿童保健工作30多年,在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据褚主任介绍,顺应性喂养又称回应性喂养,是在顺应养育模式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婴幼儿喂养模式。“它强调在喂养过程中注重婴幼儿与照护者之间的互动情况,关注婴幼儿进食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并且要求照护者以支持、偶然和适当的方式对婴幼儿的反馈信息做出迅速反应。让婴幼儿逐步学会独立进食,并获得长期健康的营养及维持适宜的生长。”
随着早期喂养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回应性喂养不仅能促进儿童进食技能的发展,帮助婴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促进其体格生长,还能使儿童获得尊重、爱、安全感,在婴幼儿依恋关系的建立、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以及适应能力的良好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褚英主任强调,照护人(特别是爸爸妈妈)的角色是去“顺应”宝宝,从宝宝出生就开始敏感地观察和识别孩子发出的喂养信号,缓解喂养期间宝宝出现的紧张情绪,在喂养时保持双方心情愉悦。
孩子的“角色”则是本能而自然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饥饿和饱腹感,然后接受家人的照顾。
怎么判断6个月内的宝宝是不是饿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对婴幼儿反馈的信息、发出的饥饿信号不能及时理解和回应。
褚英主任提示,宝宝主要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行为来表达饥饿感和饱腹感,饿的时候可能会表现为:不安、哭、闹、觅食动作、张嘴、吸吮手指、面红、身体活动增加。此时,照护人要对婴儿的信号做出反应:饥饿的时候喂食,饱腹的时候停止。这样一来,宝宝能就能知道照护人会对自己的需求做出反应并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产生对照护人的信任感!
如何实现顺应性喂养?
褚主任表示,实现顺应性喂养,可以设定几个必须遵守的具体原则:1、以微笑、眼神交流和鼓励的语言对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2、喂养时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耐心,鼓励宝宝进食但不强迫进食。3、尝试不同的食物组合,鼓励孩子进食。4、等待孩子停止进食时,再予提供食物。5、提供合适的食物(如手指食物) 和餐具,帮助孩子自主进食。6、减少进食的干扰,减少分心。7、和孩子一起进食,自己保持专注。
不同阶段的顺应性喂养指导
采访中,褚英主任对不同阶段的顺应性喂养也作出了详细指导。
1、6个月内的顺应性喂养
6个月之内母乳与配方奶的喂养。母乳含有婴儿在最初6个月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还含有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免疫活性物质。
新生儿生后宜立即开始母婴皮肤接触,尽早母乳喂养,并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母婴分离时,建议挤出母乳喂养婴儿。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婴儿出生后2-3天添加维生素D400IU/日。此外,家人也要格外关心哺乳期母亲的心理和健康。
2、6月龄后辅食添加与营养素补充
满6月龄起开始引入辅助食品,从强化铁的营养米糊开始,逐渐添加蔬菜、水果、蛋类及动物类食物(如瘦肉、肝脏、家禽或鱼),达到食物多样化。原则依然是不强迫进食!
如果膳食没有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建议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增加维生素A、锌、铁、钙等营养素的摄入。
照护人要记得给宝宝提供种类丰富的健康食物、创造适宜的进食环境、制定恰当的进餐规则,这既是父母应尽的责任,更是培养宝宝认知能力、情感情绪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一步!
本期专家:褚英,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徐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本科,学士学位。现任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家组成员,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市预防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组副组长,市家庭教育协讲师团成员。从事儿童保健工作30多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及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测试及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治。先后主持并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两项分别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
近年来致力于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及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的研究,引进国家“八五攻关科研成果”———高危儿早期干预,减少儿童脑瘫及智力低下的发生,应用于儿童保健实践,取得较好效果。负责巾帼家政月嫂培训班培训策划及课程安排,并承担主要教学内容讲授。参与育婴师资格认证培训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据了解,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3.55亿人。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类型百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