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驼背易骨折 徐州市中医院骨科专家提醒:小心骨质疏松找上门

发布时间:2021-10-22 11:05
[摘要]:骨科专家表示,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提醒大家要定期检查骨密度,若发现骨量减少应予以重视,及早接受相关干预治疗。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出现腰酸背痛、下肢乏力等症状,很有可能不是劳累的问题,而是你的骨头开始变疏松了。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今年10月20日是第24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为“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骨科专家表示,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提醒大家要定期检查骨密度,若发现骨量减少应予以重视,及早接受相关干预治疗。

  老太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一查竟是骨质疏松

  几天前,67岁的张老太(化名)感觉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仿佛身背巨石,压得上半身控制不住地往下坠。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告诉她,因为就诊时间太晚,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只能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估计一般。听了这话,张老太既讶异又迷茫。

  医生是徐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刘诗荣。通过详细问诊,他了解到了张老太的患病经历。原来,早在十多年前,张老太就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做过手术,术后,老人没有什么保养意识,依旧干农活、干重活,结果前两年又出现了腰背疼痛症状。腰背疼痛、做过腰椎手术、又是高龄,刘诗荣将几个重要因素叠加考虑后,怀疑老太的问题是由骨质疏松诱发的,于是建议其做下胸部及腰部的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报告显示,由于常年患有骨质疏松,张老太的腰部、胸部存在陈旧性骨折,再加上没有及时接受干预治疗,其腰椎、胸椎多骨节已形成楔形病变。正是因为这些病变,张老太的身形变得越发奇怪:弯腰驼背、呈后凸畸形。

  “虽说骨质疏松症是不可治愈的,但却是可以早期预防的,如果张老太能及早到医院治疗,情况会比现在好得多。她现在的身体素质和骨骼条件已经不再适合动手术了,手术风险非常大。”刘诗荣称,中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骨量筛查,尽早预防骨质疏松。特别是45岁以上的女性,因绝经后雌性激素大大减少,将导致钙质大量流失,极易引发骨质疏松症,若不及时干预治疗,病情会逐年加重,张老太就是一个例子。

  骨质疏松症“无声无息”,号称“沉默的杀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腰酸背痛、弯腰驼背、身高“缩水”等情况,很多人会像张老太一样,觉得这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对此,专家极力呼吁:大家应对骨质疏松症多些了解。

  所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人的一生中,骨量是不恒定的,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30-40岁之间,骨量达到峰值。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质骨变薄,骨量开始随之减少。当人慢慢变老,骨量也在逐渐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从而导致骨强度下降,骨头变脆,这就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李云鹏介绍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项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数据表明,我国至少有近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其中50岁以下人群低骨量率达32.9%。此外,骨质疏松有年轻化趋势,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

  在医学界,骨质疏松症有一个别致的外号———“沉默的杀手”。在李云鹏看来,许多人把骨质疏松症想象得过于简单。“当人们竭力应对癌症等顽疾的时候,这种‘无声无息’的骨质疏松症也许正在危及生命。”李云鹏说,之所以说它“无声无息”,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性病变,有骨痛症状的患者比例不高,改变又常常与退化性骨关节炎的疼痛发生混淆,所以非常容易被中老年人忽视。

  这3个部位易致骨折,中老年人要小心防范

  专家说,骨折是受骨质疏松症影响最直接的一种严重疾病,对于体质弱的老年人来说,骨折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有的甚至会危及到生命,被称之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针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及所带来的风险,徐矿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林岩给出了详细介绍。

  一是髋部。髋部是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这是因为人体在不断衰老之后会加重局部骨骼的负担,髋部承受着比较多的重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活动的时候就容易引起髋部受损。林岩强调说;“对老年人来说,髋部骨折后并发症很多,是有可能致命的,需要及时处理。”

  二是脊柱部位。脊柱作为胸椎到腰椎的其中一段,常常会发生压缩性骨折。因为脊柱需要承担上身的一部分压力,而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后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的情况,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就很容易在生活中受到损伤。林岩说,如果是摔伤或者是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就可能会引发脊柱部位的压缩性骨折。

  三是腕部。当人体在摔倒过程中或者是受到冲击之前,大部分人会条件反射用手腕支撑,或者是抵挡外力冲击进行自我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手掌和相应的关节骨骼是无法承受太大冲击力的,身体重量全部集中在腕部,从而引发腕部的骨折。

  预防中老年人骨折,“防摔”是关键

  据了解,在我国,摔倒是我国65岁以上人群因非故意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而摔倒也是造成老年人创伤性骨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专家表示,老年人预防摔倒意义重大。

  刘诗荣表示,摔倒的发生通常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多与老年人身体机能、健康状况、行为习惯、药物使用、穿着、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逐渐的衰老可使身体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变弱等机能改变,是增加老年人摔倒风险的重要生理性因素。

  摔倒是可以预防的。刘诗荣指出,首先要提高老年人预防摔倒的意识,可减少老年人跌倒风险,降低跌倒后损伤的严重程度。其次是正确认识和适应衰老,主动调整日常行为习惯。“衰老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和形态发生改变,这既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普遍规律,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他建议,老年人应以积极心态接受和逐渐适应这一自然过程,根据身体情况主动调整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中放慢速度,不要着急转身、起立、开房门、接电话、去卫生间等;行动能力下降者应主动使用辅助器具;不登高取物,不进行剧烈的运动,穿合身的衣裤和防滑的鞋子。

  最后,他建议老年人科学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形式和强度,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原则,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健身舞等运动可较为全面地锻炼各项身体功能。在运动时应注意安全,运动前先热身,运动后做放松练习,身体不适时不要勉强坚持运动,恶劣天气时减少室外活动。

  有关骨质疏松的这些误区,你得早些知道

  ●误区一

  多喝大骨汤可以缓解骨质疏松

  人体中有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另外的1%参与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补钙,主要指的是补骨钙,但并不是说吃到肚子里的钙都能补到骨头上。研究表明,钙很难通过烹调从骨头中溶解出来,而且骨髓含钙量很低,但胆固醇、脂肪含量很高,因此并不是理想的补钙食品,还可能造成肥胖、高脂血症等不良后果。

  ●误区二

  年龄大了,骨质疏松不用治疗了

  骨质疏松症这一“杀手”的威力不容小视,从初期的无症状,到中期的腰酸腿疼、肌无力,再发展到后期的骨折,甚至是系列性骨折,不仅会让患者饱受疼痛煎熬,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因此,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该尽早治疗,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误区三

  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与青年无关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的宅男宅女逐渐增多,除了喜欢喝大量的碳酸饮料、奶茶、咖啡之外,户外锻炼少之又少,所吸收到的阳光也大大减少,这些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极易引发骨质疏松。

  ●误区四

  骨头不好,宜静不宜动

  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误区五

  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

  很多老年人担心自己会出现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等,只食用清水煮白菜、土豆、青菜、萝卜等,容易导致体内蛋白质缺失,营养严重失衡,体重偏瘦。在此情况下,骨骼内钙质会大量流失,极易引发骨质疏松。

相关推荐